gov-1000-75
京华网
京华网  >   财经  >  正文

院士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以建设陆海统筹的智慧国土,塑造高品质国土空

评论

5月20日,2023年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院士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本届论坛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联合指导下,由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承办,广东海洋协会、广东海洋文化协会、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海丝研究院协办。

“自然资源部重组以后,被赋予了‘两统一’职责。国土空间规划是龙头,统一调查监测是基础,陆海统筹为根本,时空信息为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陈军在演讲时提出,“如果要塑造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比如以时空信息为手段,建设陆海统筹的智慧国土。”

“建设智慧国土,要统筹数字化发展,提升智慧化应用水平。”陈军介绍,数字化发展要以全面动态感知、系统精准认知、全域智慧管控为主线,构建时空信息技术体系,实现“查得准、认得透、管得好”,智慧化应用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思维、认知,对治理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进行系统性重塑,构建国土空间治理的数字化新生态,实现数据赋能的国土空间智慧监测监管。

“以前做规划,人口都是静态的。现在因为有了大数据,可以分析全国人口空间不平衡、不匹配、不充分的问题。”陈军在演讲中,以丰富的案例介绍了时空信息技术在全国人口空间分异、城市扩张趋势、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等研究分析领域的应用。

陈军团队结合静态数据和手机位置数据研究发现,人口的空间流动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季节变化,城市群都有各自的人口流入腹地,吸引力半径差距在800千米左右。利用企业大数据、人口格网化数据,分析全国三产企业、高耗能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数量、分布与聚集状况,以及与人口分布格局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我国高技术、三产企业均向东南偏移,且企业分布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基于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出城市空间、企业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建议。

陈军于2020年在广州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促进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还参与了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咨询项目,研究如何在广东开展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可持续发展监测评估。他提出,广东近年来在海洋基础调查方面落地多个项目,走在全国前列,“应继续发扬优势和条件,在陆海统筹的智慧国土建设应用方面先行先试,创造更多的经验和示范。以时空信息说话,用科学技术研判,讲好广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故事。”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ad11
bottom1 bottom3 2015123002 cert2017 dbtp01 ft02

注: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京华网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http://www.jhar.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版权为京华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