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v-1000-75
京华网
京华网  >   国内  >  正文

“从零到一”创新不辍

评论

星空,无边的探索。

在过去的几天里,神舟十四号成功飞行的消息让所有的中国人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但是,有一群年轻人,压力倍增他们每天睡得更少,工作时间更长

这是因为,在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中国空间站将建成国家空间实验室这群开启工作狂模式的年轻人,是发展国家空间实验室的主力军——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集成技术中心团队

空间科学与应用的核心是探索未知,先行创新我们的工作完全是一个‘0到1’的过程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集成技术中心主任,副总设计师凯利说,10年前我们刚接到任务时,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家甚至不知道空间实验室应该是什么样子

由于西方技术的封锁,中国一直无法使用国际空间站的空间实验室这就是团队在战斗的原因集成技术中心科学实验柜总设计师唐善平说,从‘两弹一星’开始,越封锁,越突破,这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传统

与国际空间站的空间实验室相比,我们更难据凯利介绍,拥有31个科学实验柜的国际空间站是423吨,而拥有25个科学实验柜的中国空间站只有180吨一个科学实验室机柜相当于把一个地面实验室搬到了太空,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一颗卫星他强调,这意味着我们的科学实验室橱柜必须重量更轻,功能更多

10年来,团队一直在科研无人区探索和突破每次载人飞行任务的科学载荷几乎都是全新的,是一条从0到1的创新之路唐善平说,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往往需要上百次的尝试和实验,才能有定型的设计

对此,队员郭深有同感作为空间应用系统上下行和在轨存储设备的项目负责人,他遇到了很多技术瓶颈比如一个用来存放低温样品的在轨实验装置,在使用隔热材料的情况下很容易坏,但是耐压材料是不能保温的最后找到合适的新材料,工厂就不加工了...花了半年时间才做出来郭说,而这样的情况是我们的日常工作

"梅花香不苦寒,何以堪闻"经过无数次试验和迭代,团队突破了30多项关键技术,科学实验室机柜重量减半,承载比达到国际水平两倍以上,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日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天宫课堂第二课堂首次向世界展示了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举世瞩目。

十年磨一剑"这两个科学实验柜是我们团队完成的第一批成果."集成技术中心应用流体回路总设计师范连文说,第一批实验柜如期交付的背后,是一个集体充电的故事

2020年9月30日凌晨,天河核心舱内的三个科学实验柜开始了最后的状态设置和测试团队要完成100多台设备,上百道工序的组装调试,上百种工况的测试确认但根据赛程,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8.75天

奋斗是青春最明亮的底色,行动是青春最有效的磨砺文对仍然记忆犹新团队迅速组织青年突击队,整个国庆假期夜以继日奋战,小时倒排工作计划,争分夺秒,全力冲刺

当年,大家吃住都在办公室他们困了,就会找个角落呆一会儿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90后的李镇祥刚刚毕业同事们的拼搏精神让他印象深刻:每个人都像钉子一样被钉在了自己的岗位上,最终零差错地按时完成了任务

2021年4月,天河核心舱搭载首批三个科学实验舱成功首飞队员们更忙了——2022年下半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将搭载12个科学实验柜进入轨道,与天河核心舱共同组成国家空间实验室

天是梦,心是家是国地面试验大厅墙上有20个大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奋进的力量源泉李镇祥说,在这支队伍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的青春只有融入到民族的事业中,才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ad11
bottom1 bottom3 2015123002 cert2017 dbtp01 ft02

注: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京华网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http://www.jhar.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版权为京华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