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某日,王女士接到自称某“知名金融机构”的电话,对方声称有一款“高收益、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即将停售,邀请她尽快购买。王女士心动不已,但在家人提醒下,她通过“金融产品查询平台”核实该产品信息。结果显示,该理财产品并未在平台登记,且发行机构也查无此公司。最终,王女士识破骗局,避免了数万元的经济损失。
二、案例分析
此案例暴露出金融消费者面临的典型风险:非法金融产品与信息不对称。不法分子常常利用金融消费者获取信息渠道有限、识别风险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以“高收益”“限量发售”等噱头诱导购买。而金融产品查询平台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权威的“验真”工具,成为防范非法金融产品的重要防线。
金融产品查询平台:筑牢安全防线
金融产品查询平台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银保信)组织建设,于2024年10月31日正式上线。该平台整合银行理财、保险、信托、保险资管四类金融产品的官方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
金融产品查询平台不仅是工具,更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护城河”。金融消费者通过购买前主动查询、核实信息,从被动“防骗”转向主动“识骗”。未来,随着平台逐步纳入更多金融产品,其“一站式”查询服务将进一步完善,为金融市场的透明化、规范化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三、温馨提示
在此,大家人寿上海分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
警惕“三无”产品:若查询平台无法检索到产品名称或发行机构,务必提高警惕,拒绝来源不明的非法金融产品。
核实关键信息:重点查看产品状态(如是否在售)、风险等级、销售资质要求、收益说明等,避免被夸大宣传误导。
结合多渠道验证:对于复杂产品,建议查询相关金融机构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进一步核实。
让权威查询成为习惯,用信息透明守护财产安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